剛接手父母的茶園時,茶園原本專門種植如阿薩姆等紅茶品種的大葉種,但怎麼種都種不出好成績,陳錫卿心想,總得找找改良方式,於是到南投老家帶回品質優良的烏龍、金萱等綠茶品種,但種出來的烏龍茶不僅顏色像紅茶,喝起來苦又澀,還被笑稱有如中將湯。「看到人家阿伯賣的坪林茶一斤可以到八百元,我的茶一斤只有一百八十元,我很納悶,到底是差在哪裡?」
於是,陳錫卿開始在台灣知名產茶聖地,如台北文山包種茶、南投鹿谷凍頂烏龍茶等地,四處打工兼拜師學藝。經過幾年在茶園打滾的洗禮,時逢台灣推廣精緻農業,台東也開始推行改良的茶廠,陳錫卿逐漸建立起自己一套種茶經。
「很多老一輩的人知道怎麼做茶,但沒一個人能說出製茶步驟及原因,我把老前輩的做茶經驗轉化成一條條的理論,配合台東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環境,一舉種出好茶。」
返回台東老家種茶三年後,陳錫卿陸續參加花、東的茶葉比賽,自此一鳴驚人,連續二十年,陳錫卿的名字始終與特等獎分不開,靠著茶葉一路過關斬將,拿下四十多次特等獎的優異成績。
二○○五年獲得台灣第一好茶比賽總冠軍,創下台灣茶葉最高拍賣價的一斤八十八萬元紀錄,從此獲封為「茶王」。陳錫卿的允芳茶園,既是店鋪也是製茶的住家及工廠,擺滿縣政府及茶會的匾額,有冠軍茶、台灣茶王及雙冠王等,多到部分年代較久的匾額都只能擱到倉庫去了。
現在不光是高山烏龍、金萱,及一般用的紅茶、綠茶,陳錫卿近兩年更積極在春茶與冬茶採收的空檔,約夏季時分開發新品種。